横向、纵向,透过数字看2007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
一、“做大做强”,百家所正在做大
如下表(表一)统计,百家所的年业务总收入已经从2002年的44.31亿元,增长到了2006年的118.09亿元,增长了73.78亿,增长速率166.51%,远高于全行业的101.05%的水平。
在其中,四大所的增长尤其明显,其增速达到了275.15%,排行靠前10的国内所增速159.95%,也较为可观。
从业务收入比重看,从2002年到2006年,百家所业务总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一直在递增。从40.28%增长到了53.4%。即100家所的业务收入,比较其他6358家事务所的业务总收入还要多。
此外,百家所有42,830从业人员,约占全国从业人员的30%。
二、四大全部跻身10亿俱乐部
四大所一直占领着百家信息的前四名的位置,所谓国际四大,也是收入上名副其实的中国四大。2005年,四大中,只有德勤收入超过了10亿(18.03亿),今年则全部跻身“10亿俱乐部”。
从2006年的业务收入情况看:
老大仍是普华永道,20.3亿,增长了2.35亿,增长率13.02%,远低于低于全行业20.85%的增长水平,增速仅排列百家57位。
安永在2005年超过德勤排行第二,今年仍排列第二,但与普华永道差距缩小,16.93亿(含安永大华、安永华明),增长了6.1亿,增速56.34%,这也是四大中增速最快的事务所。特别关注的是,两个安永中,安永华明增长了6.27亿,增速64.49%;安永大华则下降了1644万,增速为14.74%。
德勤从第四上升到第三,增长了4.77亿到13.86亿,增速52.48%;
毕马威业务收入12.38亿,增长了3.23亿,增速35.28%,从第三降到第四。
三、本土所TOP10:不够大,更不够强
2005年本土所前10名合计收入13.15亿,2006年为16.47亿,合计仅为普华永道的80.84%。收入合计增长了25.25%。增长速度比较四大,只比排行第一的普华永道为快,而远逊于其他三大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排行前10的本土所,7702名员工,16.47亿总收入,人均业务收入仅21.39亿,比较四大所每业务人员创收44.1万比较,还有一倍的差距。甚至比较百家所平均27.57万的水平都低。
国内所的做大做强,横向比,纵向比,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做大做强,大和强缺一不可。
表二:前10名本土所的人均业务收入和人均业务收入排行:
事务所 人均业务收入 人均业务收入在百家中排行
立信 25.95 19
岳华 18.88 53
信永中和 21.54 38
中审 23.88 26
中瑞华恒信 20.42 47
万隆 16.72 69
大信 21.91 34
北京天华中兴 27.93 11
利安达信隆 18.79 55
中和正信 21.12 42
四、九新九旧:新上榜的和下榜的
今年有9家事务所新进入了百家榜,2006年百家榜中的8家事务所在2007年百家榜中消失。其中浙江东方中汇今年分拆为浙江东方和浙江中汇继续上榜。
表三:新上榜9家事务所
事务所 综合排行 业务收入 业务收入排行
浙江中汇 49 4,524 46
浙江东方 50 4,157 55
江苏天华大彭 53 4,400 49
华建 65 3,788 62
上海沪港金茂 90 2,512 94
湖南友谊联合 93 2,977 84
上海申洲大通 97 2,395 95
云南云审 98 2,181 100
重庆康华 100 2,208 99
除了浙江东方中汇,未再继续上榜的事务所是(表四)
事务所(2005综合排行,2005收入排行,2005年收入)
北京东方(85,86,2604万)
北京华夏天海(83,84,2610万)
河北华安(96,98,2109万)
南京永华(92,94,2333万)
上海上审(93,95,2324万)
上海同诚(97,74,2781万)
上海永诚 98 89 2499万
深圳天健信德(94,90,2471万)
五、2006年业务收入增长最快的10个事务所

六、人均业务收入,第一的是本土所
100家事务所,118亿收入,42,830从业人员,人均业务收入为27.57万。令人特别关注的是,人均业务排行第一的并不为业内熟知的上海信光(原上海工银会计师事务所),人均业务收入上百万,把排行第二的安永大华也远远扔在了后面。

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