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会计资格考证路
春秋代序,岁月峥嵘。在27年的会计从业工作和培训中,经常告诉学员们要不断加强学习积极考证,通过考证提升和扩充理论知识并加以运用,我也深切地感受到,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或执业资格考试是提升自我成长的不懈追求。从1999年开始参加并通过改革后首次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考试到高级会计师考试成绩进入全国银榜,从参加并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到2016年入选山西省注册会计师行业第二批领军人才,一路走来确实辛苦有佳,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但内心深处留下的不仅仅是成功的喜乐,更多的往往是在考试过程中收获的点点滴滴……
首先,不管参加何种考试,必须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不可心存侥幸,专挑所谓的重点难点学习。
会计相关专业考试不同于其他考试,专业性比较强,而且计算相对较多,又比较抽像,尤其是对没有会计基础知识或者说会计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同志来说,往往想在短期内抓紧时间复习并尽快能够通过。这样在实际复习过程中,往往急于求成,在备考中去寻求所谓的重点难点,这种看起来有点像是在押题的做法,往往会产生事倍功半,在考试过程中不会有好的结果。
对于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初级和中级考试,尤其更应该去抓基础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学好会计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形成一张很有体系的知识结构网,而不应去寻求那些所谓的重点难点。这样在考试过程中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高级会计师考试虽然是开卷考试,但同样需要对教材内容全面理解并加以运用才会取得好成绩。其实不管你是在进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还是在进行中国注册会计师、税务师以及资产评估师等执业资格考试,都必须紧扣教材。成人考试毕竟不同在校考试,更不同于其高中阶段的学习考试,其相应指定的考试教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必须能系统地掌握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编制的指定参考教材,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持之以恒,通过考试是件很容易的事。
其次,熟悉各类考试特点,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考试对策,有得放矢,事半功倍。
会计类相关的各种考试,不管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还是执业资格考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每位会计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但是我认为在各种会计证件的考试过程中,在必须保证每天的学习时间上,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考试对策、端正学习态度。比如在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经济法相对容易些,中级会计实务是最难的,财务管理介于二者之间。就经济法而言主要是考察对有关法律法规的记忆、分析、论述等,计算较少,只要是在答题时能抓住相关条款及有关法律的释义,通过考试是不成问题的。财务管理教材中有许多公式,看似非常复杂,但实际上在中级考试中并不要求对有关公式的来龙去脉进行推导,综合性也并不强,只要是能正确运用即可,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内容相对较难的会计实?不仅仅考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偏重于对实务操作能力的考核,在对会计实务考试复习过程中,还应选择合适的习题多做多练,弥补实务操作过程中的不足。高级会计实务考试内容更是从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企业并购、全面预算管理以及金融工具会计和政府会计等角度提升对高层业务的驾驭能力,并做出合理判断和决策,更强调对综合业务事项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同时也可掌握不同情况下的会计处理方法,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切不可变成对会计实务知识的死记硬背。
对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则不同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它们更强调对知识的灵活性和实际运用情况的考察,高难度大容量多综合,使许多考生面对试题竞无从入手,更有甚者不知从何做起,因此面对这类考试必须系统复习,强化训练,掌握跨章节综合问题分析的解题技巧,做到举一反三,心中有数,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考试对策,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取得好的成绩。
第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关注教材新增变化,做到长计划短安排,不打无准备的仗。
在会计类相关资格的考试中,内容互相融通并相互联系,不论是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还是税务师以及资产评估师,在考试过程中有相互关联的科目,像会计、税法、经济法以及财务管理等内容不同程度地在各考试中涉及,因此在对待这类内容上可以把握考试大纲,寻求异同,综合复习,关注教材每年新增变化部分,选择好报考科目组合,做到心中有数,可降低复习压力,有效缩短考试周期。
成人考试毕竟不同于在校考试,既要工作还要复习,有时还要照顾家中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基本上是白天上班,晚上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因此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对于成年人参加考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在规定的年限内通过所有参加考试的科目而获得证书。但是,生活中的种种意外可以随时打乱自己精心安排的复习计划,这种受到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复习备考的情形,其实站在财务管理的角度上分析也是一种风险,只有通过提前准备、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等多种有效控制和减少风险等方法,积极准备,消除不利影响。再者对于这种各资格考试中重复且相关的科目切不可掉以轻心放松警惕,特别是最近几年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制度变化比较大,这样对考试内容影响很大,只有认真琢磨、仔细消化,方可通过相应考试。我在2004年考注册税务师最后两门科目中,就属于“大意失荆州”者,自认为已经多次学习过了,相关知识也已经掌握,于是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仓促应战,在考试中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考试结果可想而知。
第四,不管成败,注重过程,学有所用,收获乐趣。
漫漫备考,一朝定论,其结果无非是成功或者失败,对于会计相关资格考试者来说,成功的概率要远远小于失败的几率,即使你努力了尽心了但也不一定能成功。会计师的合格率相对还高些,对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以及注册资产评估师每年的合格率低得连我们自己也不敢相信,单科合格率也只有出考人数的百分之几,很少能上两位数,有时甚至只有百分之零点几。
勤学慎思,止于至善。考试的失利,失去的是单科成绩的合格或者是一本证书,考试失败了,自觉付出不少,有时难免心情不好,发发牢骚,这其实也是一种体验,考证也只不过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过程,一个阶段而已,哪怕是对我一次次的失败考试,我也在屡败屡战,其实把考试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生活中,也同样会给我带来喜怒哀乐,却不会影响我对知识与心情的收获。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我看重的是考试的过程,不为别的,就为我的孩子也是很值得的,一次考试如此,漫长的生活不也是如此吗,如名家所言:生命是一段旅程,不必在乎目的地,更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一份耕耘,?份收获”。不过这种因有所追求而带来的快乐和充实,想必很多为考试而废寝忘食的同仁都深有同感吧。
考试尚且如此,生活不也如此吗?
朔州晨祥会计师事务所 张贵文